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动态 > 景区动态

石林民间文艺及遗传资源知识保护取得新成绩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8-10-24

一部电影、一首歌、一个舞,一个节,使石林蜚声海内外。注重民间文艺及遗传资源知识的保护,石林率先迈出第一步并取得新成绩。

世界喀斯特的精华,中国阿诗玛的故乡,神奇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情醉人的阿诗玛文化交相辉映,以阿诗玛文化为代表的彝族撒尼文化源远流长,撒尼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成为中国二十世纪诗歌、电影、舞蹈作品的经典,歌曲《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唱响神州大地,彝族大三弦舞热情奔放,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被誉为“东方狂欢节”,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绚丽多彩的阿诗玛挑花刺绣荣获中国国际技术产品展览会金奖。石林县现有381个自然村,民间文艺队伍有800多支。早在2002年,石林县就每年投入10万元资金,普查、搜集、整理传统知识、民间文艺和遗传知识。2003年,石林县就开始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录,到今年9月,石林县已拥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代表性传承人2名;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传统文化保护区1个,民间传统文化之乡1个,民间艺术传承人10名;拥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9项,文化传承人13名;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8项,传承人44名。彝族撒尼挑花刺绣产品获国家专利10项。

在开展传统知识、民间文艺和遗传资源知识保护工作中,石林县除每年投入10万元金费外,还将知识产权主要指标纳入全县科技创新和各级领导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加强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创新发展模式,推动知识产权转化和产业化,开展传统知识、民间文艺和民族旅游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培养传统知识、民间文艺和民族旅游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门人才,提升知识产权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力。2007年4月,石林“彝族(撒尼)刺绣”作为传统美术类项目申报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石林许多山区、民族地区的彝族群众已将彝族挑花刺绣品卖到广东、上海、北京甚至国外。全县从事彝族(撒尼)刺绣的能手有上万人,并成立了石林阿着底民族刺绣产品开发技术协会,协会会员已达2700人,刺绣产品相继打入了法国、俄罗斯、希腊、马来西亚、泰国、韩国、日本等国市场,供不应求。仅2006年,协会就为会员支付了440万刺绣手工费,入会农村妇女人均增收1632元。  

滇ICP备15008403号 版权所有:云南石林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盛威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2602000141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19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