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遊動態 > 旅遊資訊

雲南秀麗的鄉村和多彩民族文化深深吸引國內外學者——國際人類學民族學大會學術考察側記

作者:羅霞 陳雲芬 李沙青  來源:雲南日報  發布時間:2009-07-31

雲南秀麗的鄉村和多彩民族文化深深吸引國內外學者 

——國際人類學民族學大會學術考察側記 

連日來,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第十六屆大會組織開展的學術考察活動在昆明市石林縣大 糯黑村、彌勒縣可邑村、玉溪市紅塔區大營街等地展開。 

走進雲南村寨參加田野學術考察,是我省承辦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第十六屆大會最吸引學者專家的一項活動。連日來,報名前往彌勒縣可邑村、石林縣糯黑村、通海縣納古鎮、紅塔區大營街的國內外學者因車輛爆滿,不得不提前預訂考察日期。耳聞目睹村民的生活、村寨的變遷,許多學者對雲南民族文化保護的成效,對各民族人民共同繁榮發展的事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獲得了許多啟示。

精彩展示彝鄉今日風貌

7月29日一大早,彌勒縣可邑村的陳映輝就與村老年協會的幾十位老人早早來到村口的路旁,一遍遍地練習着“阿細跳月”舞步。其實,彈跳了一輩子的老人們伴着三弦和月琴,一招一式都早已是聞聲而舞、嫻熟化一了。然而,為了迎接前來可邑村學術考察的國內外專家學者,老人們不僅在彈唱中新加入了更熱情的歌詞,而且要求邊歌邊舞的老人臉上的笑容“更好一些”。已有74歲的陳映輝老人雖是銀發飄飄,牙齒也有些脫落,但臉上的笑容仍燦若菊花。他們老兩口守着1.2畝山地,靠種植、養殖業年均純收入已有3000多元,吃穿不發愁。陳映輝說,他的彝族名字叫“巴士魯若”,意思是能活過八十歲,這是老輩人對自己長壽的祝願。面對幸福快樂的生活,他自信能夠實現這一願望。 

作為石林縣大糯黑村撒尼刺綉學術考察點之一,撒尼婦女張瓊芬第一天接待賓客就喜出望外。國內外學者對她家陳列展示的各類撒尼刺綉品欣賞有加、愛不釋手,一天就銷售出價值上千元的產品。走進她家的小院落,手綉、機綉的手機袋、桌布、挎包到服裝、壁掛等撒尼刺綉工藝品琳琅滿目。從10歲起就學會“挑花綉朵”的張瓊芬,今年才開始的撒尼刺綉品制作銷售項目,不僅讓她多了一條致富路,而且也讓本民族工藝品遠銷四方,一年就可增收萬把塊錢。發自內心的喜悅,讓她臉上時時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從上世紀70年代初就走出村寨到西山鎮當教師的昂學林自退休返鄉后,開始了他的田園生活。在他家200多平方米的小院落里,兩棵梨樹果實累累,由政府資助1000元錢建起的小水窖,早已解決了家鄉地處岩溶地區缺水的困難。家里的10多畝田地,每年的收入可達7000元。作為村上民族傳統織麻戶,昂學林的老伴每年織麻布銷售也能收入6000多元。習慣看電視、看新聞的昂學林說,30多年前,村里的年均收入僅有三四百元,村民生活的變遷,得益於改革開放的政策和對民族文化的保護。尤其是對阿細人傳統織布、刺綉、大三弦這些民族技藝的保護,不僅讓阿細人的后代了解到民族的發展歷程,也讓更多村民在保護文化中成為受益者。

震撼民族文化名不虛傳

位於滇池之濱的雲南民族博物館連日來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館內珍藏的民族文物,色彩鮮艷的民族服飾,技藝精湛的民族工藝品等,讓參加學術考察的各國與會學者連聲稱奇,流連忘返。1995年建成開館的雲南民族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民族類博物館和亞洲知名的博物館。館內珍藏具有一定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的民族文物4萬余套(件),其中民族服飾類文物為中國門類最齊全。為承擔好學術考察的重任,博物館除《民間美術》、《民族樂器》、《傳統生產生活技術》、《民族民間面具》等基本陳列外,特意增設了《雲南民族古籍文字展》、《雲南少數民族60年工作成就展》,並設有專業的講解員和志願者。盡管已70多歲高齡,來自法國的人類學學者單泰陸(中文名字)教授卻興致勃勃地參觀完了所有展覽。“收獲很大,非常特別,尤其是民族服飾、民族樂器做得非常好,這是歷史的、真實的。”專門研究蒙古族的單教授用流暢的中文連聲稱好。來自湖北三峽大學的劉冰清教授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彝族、苗族從紡線到織布這一流程特別感興趣,“很生動,一目了然,是歷史凝固下來的印記。”劉教授說。

糯黑彝族文化博物館通過實物和圖片,向學者們展示了大糯黑村的生產生活用具、宗教信仰、民居建築和民間手工藝等歷史遺存。該村是雲南省迄今彝族文化保存較為完好的村落之一,在這個彝族支系之一撒尼人占全村人口99%以上的村寨里,本民族的語言、文字、服飾、宗教信仰、民族習俗和節日,以及摔跤和斗牛等傳統的體育項目基本保存完好。近幾年,大糯黑村先后完成了寨門、文化廣場、民族文化博物館等文化設施建設項目。同時,石林縣民族宗教局為了更好地傳承彝族文化,專門在縣電視台開播了《跟我學彝文》節目,邀請當地的畢摩等彝族文化的前輩,對彝文文字、民俗、古籍進行介紹。縣民宗局還與省民委合作設計了電腦彝文軟件輸入法,滿足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需求。學者們在深入糯黑村農戶近距離家訪時,獨具魅力的撒尼刺綉、古朴神秘的畢摩文化、美輪美奐的大三弦制作工藝、栩栩如生的獅子頭制作等,不僅令他們贊不絕口,也獲取到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信息。來自內蒙古的學者富光梅在觀看糯黑村撒尼文藝演出時,情不自禁地用蒙語獻上了一曲《陪你去看草原》,來自印度的學者深受感染,也高興地登台獻歌一曲。

探索教授蹲點鄉村田野

端坐在散發着新鮮松枝清香的可邑村文化活動中心里,來自國內外的上百名學者,深為“名譽村長”——雲南大學彭多意教授的《少數民族社區治理能力建設歷程的回顧與反思》學術報告而吸引。已有350年歷史的可邑村主體居民是彝族支系阿細人,由於地處岩溶地區、資源比較匱乏,經濟發展長期滯后。與中國許多農村一樣,上世紀80年代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阿細人在解決溫飽問題的同時,開始更多地關注自己的家庭,而公益性事業和公共管理受到冷落。如何提高少數民族社區治理能力,基地在長達10年的建設中鎖定《社區能力治理》項目,師生們挖“深井”,重實踐,從記錄村民日志開始,已整理出版了《變遷中的彝族社區——以可邑村為例》等學術著作和研究成果,並通過參與式培訓,提高村民們治理村庄的能力。據彭多意介紹,在雲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項目的支持下,我省以在兩個彝族自治州分別建設彝族文化村為契機,探討在發展旅遊業中恢復開發傳統民族文化,挖掘旅遊資源,帶動更多民族地區發展的途徑。在項目支持下,雲大的師生們走進可邑村田野調查基地與群眾對話交流,喚醒村民對旅遊開發的文化自覺意識,不斷提升村民治理社區的能力。從2001年以來,經村民選舉組成的管理委員會,已成為引領全村從事旅遊發展和民族文化傳承的組織,村上還相繼建立起阿細文化傳習協會、旅遊協會、老年協會等民間組織,使社區的管理充滿活力並井井有條。其中,通過請畢摩等本族長老回憶阿細人祭火等傳統節日的方式,學者們進行了民族文化的傳承和重構,從而豐富旅遊文化活動。目前全村旅遊業收入已達34萬元。旅遊項目促進了可邑村的繁榮發展,也增強了村民們的自信。過去不會或不願講漢語的阿細人,如今,連老人都能說着不太標准的普通話,邀請前來旅遊的國內外賓客來家做客。

“大糯黑村基層自治制度”是雲大田野調查基地在學術考察期間,讓國內外學者分享的經驗。已在基地蹲點兩年的陳學禮老師介紹說,這種自治制度是基於近年來村級組織管理中普遍存在的村級提留減少,公益事業如何規范管理而提出的。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村上就在石林縣有關部門支持下,建立起小組管理制度。全村264戶家庭分為8個小組,每個小組的組長由各家各戶輪流擔任。主要管理各小組二三十戶人家的政策傳遞、環境保護、宗教祭祀等公共事務。通過“人人有責”,調動村民自主管理的積極性,也緩解了公共管理資金不足的困難。此外,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雲大基地還將在糯黑村設立“阿詩瑪文化課堂”,發動村民當教師,為村里的小學生傳授和體驗本民族傳統文化開辟一塊陣地。這一課堂從今年5月份就試點了兩堂課,一是講授大三弦的制作與彈跳,二是傳統遊戲的體驗。將來還將設計生產節令、飲食、宗教祭祀等民族傳統文化。“不指望每個人都是傳承者,但要讓孩子們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在潛移默化中自覺傳承”,陳學禮對此很有信心。

思考合力保護多樣文化

旅遊業市場的主要客源定位有哪些?祭火等原始宗教活動的恢復與歷史的真實有區別嗎?阿細人沒有文字記載的傳統文化活動,通過回憶是否能保持原汁原味?在學術報告會進行的互動交流中,來自國內外的學者們紛紛舉手,結合自己研究的領域在思考、交流。文化的傳承不完全是復活,而是現代意義上的重組和重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格局中,各種文化都體現出了多樣性。因此,人是可以通過主觀能動性找到出路的,但必須在提升當地村民治理能力的基礎上,尊重他們的選擇。彭多意教授有問必答,理性地道出自己的見解。依靠民間力量來發展文化產業,政府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在復原民族傳統文化中曾經面臨的困境是什么?雲南大學在可邑村的探索,讓前來考察的學者們有許多新的啟示。來自成都體育學院從事體育史研究的聶嘨虎教授認為,民族文化傳承確實存在着一種矛盾的現象,行為的傳承主要是靠祖祖輩輩不斷延續的活動來代代相傳,而中國曾經經歷過的“10年文革”,已使中國產生了文化斷裂,靠部分老人來回憶復原的傳承畢竟是有限的,因此,重構是公允的,只是必須把握好再創造的“度”,這樣的選擇社會應該可以接受。

“靠政府、靠人”是中山大學旅遊規划與管理系孫九霞博士,在學術考察后對國內復興民族傳統文化獲得的啟示。她說,在社會多方力量的支持中,雲南省的項目支持是非常重要的,相當於在喚醒村民文化自覺意識的同時,給他們一副“拐杖”。雲南的實踐是一個成功的案例,既有學者們熱情而科學的“基地推動”,也有政府的技術資金支持,還有村民自身的積極努力,這種模式在全國都有着可借鑒的價值。武漢學者辛克靖已是第三次來雲南,從事建築美術專業研究的他感慨地說:“實地考察讓我們了解到很多雲南在民族建築保護方面的信息。雲南把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將民族的符號體現在民居上,這在全國都做得很突出,也體現出雲南對民族文化建設的重視,這有助於推動民族文化的可持續發展。”“雲南組織的這種考察活動很有意義。看到當地民族文化保護得很好,當地的人們過得很快樂,心里感到特別高興。”來自加拿大的學者瑪莉露坦言自己的心聲。在雲南民族博物館巴卡·取賓唐卡藝術展廳內,西南科技大學郝志倫教授用“震撼”來形容自己的感受。看到來自迪慶州德欽縣的巴卡·取賓的個人展,以及巴卡和他的學校的故事,郝教授動情地說,雲南是保留、積淀民族文化最豐富的地方。正是因為有了巴卡·取賓這樣的文化傳承人,文化才不會斷裂,精神才能永存下來。

滇ICP备15008403号 版權所有:雲南石林旅遊集團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盛威時代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2602000141号 經營許可證編號:滇B2-20190072